2025年9月18日,在这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日子里,楚雄东兴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秋季学期防空、地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学校通过模拟实战场景,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将安全意识深植于每一位师生心中。


一、演练目的:以练为战,守护生命
本次演练旨在提升师生应对防空、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帮助大家熟练掌握"避险、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同时,结合"九一八"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引导师生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树立"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安全观念,共同营造平安、有序的校园环境。

二、演练前:周密部署,充分准备
为确保演练安全、高效开展,学校提前制定详细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政教处牵头规划疏散路线,在楼梯转角、操场集合点设置指引标识;班主任通过班会讲解避险要点,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总务处提前检查应急照明、疏散通道,备齐急救物资,全方位排除演练隐患。

三、演练中:响应迅速,撤离有序
上午8时24分,模拟地震警报响起,师生迅速做出"下蹲、护头、躲桌下"的标准避险动作。一分钟后,疏散指令发出,学生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指挥下,弯腰捂鼻、沿指定路线快速有序撤离。整个过程未发生拥挤、推搡现象。抵达操场后,各班立即清点人数并上报。整个疏散过程仅用时3分20秒,展现出高效的应急响应与协作水平。









四、演练后:鲁光福副校长讲话,强化安全认知
演练结束后,鲁光福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强调了"九一八"的历史意义,指出在这一天开展应急演练,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安不忘危"精神的切实传承。鲁光福副校长表示,空袭、地震、火灾等灾害虽然发生频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往往破坏巨大。当地震发生时,不管你是在教室、宿舍或其他场域,首先要找到掩体保护自己,避免被高大物体砸伤,等待余震小后撤离;当火灾发生时,用湿毛巾等物品捂住口鼻,弯腰沿疏散通道撤离,若被困及时呼救并等待救援。"懂避险、会自救"是保护生命的关键——必须牢记"先避险、后疏散",做到沉着镇定、不慌不乱,才能最大程度确保安全。他鼓励全体师生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巩固安全知识,让安全观念真正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




五、活动总结:演练实效显著,安全常抓不懈
本次应急疏散演练流程规范、组织有序,不仅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切实增强了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险自救能力。今后,楚雄东兴中学将继续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演练,扎实推进常态化安全教育,切实为全体师生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END
图片:政教处、各年级组
编辑:郭成佐
初审:余国良
复审:王俊
终审:李德章 李金宏
监制:刘建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