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科基地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为助力我校高三年级提质增效,提升学校教育科研质量,楚雄州高中英语、化学学科基地建设研讨会暨高三备考复习交流会于3月22日在我校隆重开幕。开幕式后,举行了指向高考九个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教学示范课展示,并特邀专家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探索,指导我校高三教学工作。

此次研讨会主要是楚雄州高中英语和化学学科基地建设,以及九个学科教育教学进行调研诊断,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优化学科备考工作方案。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先由东兴中学高三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示范课展示,再特邀专家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探索,指导高三教学备考工作。

教研正当时
研讨会伊始,各科目老师以高考命题特点和趋势为着力点,分别从做题步骤、常用技巧、总结归纳和练习运用几方面展开授课。老师们精心准备,呈现出的课堂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过程注重学生参与、讲解、展示和阶段性总结归纳,充分展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教学设计符合布鲁姆认知主义理论中对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运用的培养。

研讨展示课结束后,各学科专家分别从亮点与不足两方面对授课老师的展示课进行评课和指导。以英语学科为例,专家们肯定了本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和讲练结合运用,同时对有待提升的地方给出建议。之后,专家们又以课标“学科核心素养”为靶点,分别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四个层面,链接高考英语考查的听力、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四个板块,结合实际提出多条教学指导建议。
高中化学学科建设则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专家从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议,强调学科的建设应立足学科本质,兼顾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从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资源与平台的优化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学科基地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更是学生成长的“赋能站”。它通过教学资源聚合、机制创新、方法重构,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变,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春风来信,花有开期,春天是开始,是希望。在这个早春的早晨,各位专家的讲座“形散而神不散”,没有通篇晦涩难懂的理论,呈现在眼前的是接地气的对课标指导的理解与运用,为我们2025届高考最后百天的备考注入了春风般的活力,相信老师们聆听后的付诸教学实践,终将使得这缕徐徐春风,在高考的盛夏开出瑶草琪花。

END
供图:教科处
编辑:陈羲
初审:丁国勇
复审:王俊
终审:李金宏 李德章
监制:刘建忠

